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前景及中西合作新机遇
吕凡大使在马德里商会的讲话
2016-06-06 23:27

  尊敬的马德里商会主席López-Belmonte先生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上午好!非常高兴出席今天以中国为主题的研讨会,感谢主办方马德里商会一直以来为推动中西合作所作的积极努力。

  随着中国近年来的不断发展,国际社会对中国特别是中国经济的关注与日俱增。现在媒体上基本每天都有关于中国经济的报道,但很多失之情绪化,一两个短期数据不好,便认为中国经济要崩溃了,一两个数据转好,又好像中国经济不存在困难了,使大家无所适从。到底中国经济现状如何,发展前景怎样,中国的发展能为中西合作带来什么机遇?我想结合中国政府今年三月刚刚出台的“十三五”规划谈谈看法。

  2015年,在世界经济普遍低迷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取得了6.9%的增长。从数字上看,6.9%的增速是中国过去25年来最低。但中国经济总量已超过10万亿美元,在这个基础上再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不太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事实上,世界上经济总量在2万亿美元以上的经济体,能够保持2.5%以上的增速已是不俗的表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GDP增长率,相当于2009年GDP增长约14%。2015年中国经济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高于25%。

  中国改革开放近四十年,遇到了多起全球或地区性的经济危机,我们也曾通过刺激政策度过难关,但我们意识到,从2008年开始的这轮危机并非凭借短期刺激政策可以过关,而需要进行认真的结构性改革。2012年底,中国新一届领导集体执政后,提出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即不追求增长速度而更看重质量,发展方式由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向质量效益型集约增长转变,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增长动力由出口向内需和创新转变,实施供给侧改革,消化过剩产能。

  经过这几年的改革,中国已经出现创新驱动发展的稳固迹象,产出的技术含量大大提高,新一轮创业创新浪潮涌现,数字经济在以两位数增速迅速发展。2013年服务业总产值和增速开始超过工业部门,目前GDP占比已超过50%,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66.4%,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速快于一般工业,单位能耗快速下降。中国“新经济”正在加速形成。今年一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7%,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10.7%,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名义增长10.3%,出口终结下滑趋势,3月份增长18.7%,消费价格指数上涨2.1%,失业率为4.04%,居民收入实际增长6.5%。有人说,中国一季度数据表明中国经济出现了拐点,这还需要观察,不过已有不少专家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将很可能探底。最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再次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但上调了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0.2个百分点,认为中国推出的经济转型措施正见成效。这和我们的观察是一致的。

  事实上,中国未来发展依然拥有很大潜力:从人均GDP来看,2015年中国人均GDP近8000美元,在世界上仅处于中等水平;从地域来看,中国中西部地区发展相对滞后,城乡差别较大,城镇化率刚过半;从劳动力资源来看,中国有9亿劳动力,中西部地区工资水平相对仍较低,能够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中国有1亿多受过高等教育和有专业技能的人才,为中国产业转型升级、迈向更高端提供了智力支撑。中国的人口红利不是下降了,而是上升了;从政策空间来看,尽管近几年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但中国没有搞大规模强刺激,中国宏观调控政策工具箱的工具充足。

  中国政府今年3月出台的“十三五”规划,就中国如何将潜力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增长以及中国经济未来如何发展作了详细而系统的部署:未来五年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中国将遵循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理念,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实现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实现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对外开放深度广度不断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关于工业、新能源、基建、金融、旅游和住房等几个西班牙业界关心的重点领域,“十三五”规划也提出了专门的指导意见。

  工业方面,中国将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落实《中国制造2025》规划,以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和基础能力为重点,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促进制造业朝高端、智能、绿色、服务方向发展,培育制造业竞争新优势。中国将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工程,支持企业瞄准国际同行业标杆全面提高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能效环保等水平,实现重点领域向中高端的群体性突破。实施“质量强国”战略,全面强化企业质量管理,打造一批有竞争力的知名品牌。强化行业规范和准入管理,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多渠道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使其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

  新能源方面,中国是世界节能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第一大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占全球总量的24%,新增装机占全球增量的42%。未来,中国将继续大力发展新能源,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0%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这既是中国生态建设的需要,也是对全球减排的重大贡献。中国近期发布《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制定能源技术创新国际化战略,鼓励能源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与国外相关机构开展联合技术创新。

  基建方面,中国将建设北京、上海、广州等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加强中西部重要枢纽建设,推进沿边重要口岸枢纽建设,构建西北、西南、东北对外交通走廊和海上丝绸之路走廊,推进与周边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同构建连接亚洲各次区域以及亚欧非之间的基础设施网络。支持中欧等国际集装箱运输和邮政班列发展。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重要港口建设与经营,推动共建临港产业集聚区。

  金融方面,中国将扩大金融业双向开放,扩大外资在银行、保险、证券等方面的市场准入,推进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提高股票、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程度,放宽境外机构境内发行、投资和交易人民币债券限制。提高金融机构国际化水平,提高国内金融市场对境外机构开放水平。

  旅游方面,中国旅游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并将呈现几个新特点:国内旅游由景点旅游向全境旅游转变。二三线城市出境游人数快速增长,出境旅游目的地由周边国家向外扩展,到欧洲的长线旅游将更为频繁。旅游形式更加多元,游客对旅游的个性化与差异化要求逐步提升。“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大力发展旅游业,深入实施旅游业提质增效工程,支持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休闲旅游和山地旅游。

  住房方面,李克强总理指出,中国城镇化特别要解决好“三个1亿人”问题,即到2020年要让进城务工农民中的1亿人在城镇落户;加快中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引导1亿农民自愿就近就地进城;集中力量进行棚户区和城市危房改造,解决好1亿人的居住问题。解决这“三个1亿人”问题,将有力促进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带动各类消费和投资需求,尤其是住房需求。此外,中国还将优化住房供给结构,在住房供求关系紧张地区适度增加用地规模,在商品房库存较大地区,扩大住房有效需求,促进市场供需平衡,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

  朋友们,中国的发展对包括西班牙在内的国际社会而言意味着巨大机遇:

  一是旅游和消费机遇。2015年中国出境人数是1.2亿,境外消费,包括旅费、住宿费、购物费达1.5万亿元人民币,其中至少有7000亿-8000亿元用于购物,西班牙也从中受益。英国店马德里新部分店30%的销售额来自外国游客,其中50%源自中国游客。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中产阶级队伍仍将继续扩大,对高品质产品需求急剧增长,而中国相关供应还有待提升,西班牙优质产品对华出口面临重要机遇。

  二是投资机遇。中国放宽外资投资限制,更加重视绿色发展,西班牙企业在服务业和环保领域具有优势,在中国市场有巨大发展潜力。中国对外投资也在不断扩大。2015年中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180亿美元,同比增长14.7%,据《世界报》报道,2015年中国在西班牙投资同比增长57%,增速在欧盟国家中位列第三,远超中国对外投资平均增速。中西双向投资均面临良好发展机遇。

  三是“一带一路”和第三方合作机遇。发展中国家正在建设工业化,潜在需求巨大,但由于缺乏资金和负担不起的装备和技术,这些需求很大程度上被抑制了。目前,西班牙在推动“再工业化”,而中国处在工业化中期,中国有丰富而具优势的产能,西班牙有先进的技术,只要双方携手,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和三方合作的平台,共同对接发展中国家的需求,就能取得三方共赢。“义新欧”铁路成为中西“一带一路”合作的成功探索,中石油和西班牙联合技术公司联手开拓科威特市场也是“三方合作”的一个成功案例。

  过去近40年,外资企业在快速发展的中国市场赢得了惊人的增长和利润,今后,中国愿意继续与世界分享发展机遇。在座的许多企业家拥有丰富的对华合作经验,相信各位一定能充分利用中国市场所提供的新机遇,在不断开拓中取得新的成果。

  谢谢大家!

推荐给朋友:   
全文打印       打印文字稿
<